三個星期前,我和吉吉在福和橋下跳蚤市場買了一大箱的仿樂高積木(數量大約可裝兩個臉盆=50元台幣),積木這種東西,還是要數量足夠才好玩啊(吉吉的第一盒正牌LEGO有231P,本以為很多,用起來才發現是杯水車薪),尤其是全家一起玩。

我先是蓋了一間獨立洋房,老公對吉吉說:你媽媽要買一棟房子給你住耶。

(下面三張圖是這房子的三個角度)

101.09.13-4 101.09.13-3 101.09.13-1  

後又陸續蓋了兩棟公寓,老公看了又對吉吉說:你媽媽又在蓋房子了哦。

DSC04603  

今年夏天的時候回娘家,隔壁鄰居大叔說:當初(指民國76年我們大家買了這公寓社區裡的房子)台北的房子也沒多少錢(應該是指和我們當時購屋的房價相差不大)但卻沒有想要買,現在誰買得起,大家都往那邊擠,人太多了。

雖然我也想要在台北有自己的房子,可是就算我真的有上億元的財富,我也不想住進一棟全新大樓豪宅,因為那看起來很"現代"的龐然建築,一點也不入我眼(=一點美感都沒有)。

可惜在這個時代,我恐怕必須要不只有上億元的財富,才可能在台北蓋自己的房子,從外觀到內部的佈置都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據說打房意外助長了都市更新(這也是必然的結果,畢竟土地有限,新建案最終只會越來越少,就算都更也只能越住越小,樓層越住越高),可是我有點害怕這城市裡所有的住宅都會變成很現代的樣子,像是香港的新界地區。

其實我還比較喜歡某些房子未都更之前的樣子,只是它們大概不可能像迪化街歷史街區那般,即使翻修還能仿照以前的樣子吧。

(下面是幾棟我喜歡的房子:(1)是蛋塔工場2,3F的,(2)是紅藍白三連棟)

101.07.20-1 101.09.10-5  

 

從外地來的人想要在台北留下來而不用爲房子花錢,捷徑大概是嫁給五六年級生的在地台北男吧 ,最起碼,他們的爸媽都是有房子的,可以忍耐和長輩一起住,或者至少,將來爸媽的房子總會傳到兒子手上,而這房子不管有多老多舊,終究因為它的門牌號碼是台北市而價值不斐,無論是都市更新或是賣了搬去外地,都強過必須那些想要在台北落地生根卻連生活費和薪水都大概只能打平的外地年輕人好幾十倍。

好笑的是,台北市政府說什麼希望留住精英人才所以提供合理價位的公共出租住宅,卻限制申請者的戶籍為設籍台北市一年以上,我好想知道除了借別人家的戶口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在沒有房子的狀態下設籍台北。

(下圖是吉吉蓋的"城市")

101.08.3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ean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